本站首页 | 课程简介 | 教学团队 | 研究成果 | 教学大纲 | 教学资源 | 实验教学 | 实习实训 | 课程设计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教学团队
2016-12-06 14:51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教学团队

人员构成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学位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余学祥

1965.12

教授

大地测量

博士

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

吕伟才

1965.05

副教授

大地测量

博士

主讲教师

赵兴旺

1982.02

副教授

大地测量

博士

主讲教师

刘 超

1985.02

副教授

大地测量

博士

主讲教师

高永梅

1978.02

讲师

大地测量

博士

主讲教师

张美微

1986.07

讲师

大地测量

博士

主讲教师

李 霜

1981.09

实验师

测绘工程

硕士

实验课主讲教师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本课程主讲教师共由7名教师组成,课程负责人余学祥教授现为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会员、“矿区环境与灾害协同监测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和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国GIS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测绘学会理事、淮南市测绘协会副理事长、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项,主持大型企业横向科研项目31项,主持省、校级教研项目3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11套软件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7部,其中《测量学》被教育部评为2008年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并获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讲授过博士、硕士和本科课程14门,培养博士、硕士生研究生50 余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GPS研究与教学工作。

一、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

本课程教学队伍由7名教师组成。其中,有年龄在50周岁以上2人,其他5人年龄均在40周岁以下。教学队伍中高职称教师所占57%,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实验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6人、硕士1人,博士化率占85.7%;3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可见,本课程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及实验师构成,中青年搭配和谐,教学梯队有层次,师资力量雄厚。

二、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

本课程教学队伍中具有外校学历的有5人,其中1人毕业于武汉大学,2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1人毕业于东南大学,1人毕业于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其他2人为本学校毕业。目前,1人在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访学。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良好。

教学改革与研究

一、教学改革

近5年来,在强调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思路下,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教学改革: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多媒体课件、屏幕投影等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愈加广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为直观形象的展示了教育内容,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能够进行模拟实验等拓展性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以更强的逻辑性与动态性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在进行测绘工程专业建设中,既注重提高课题组人员的学术水平,也重视其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例如,在《GPS原理与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中,涉及到卫星星座、卫星信号传播、测站星空图、CORS定位原理等内容,采用动态模拟FLASH技术,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讲解的内容,并会留下深刻的记忆,使得枯燥的讲解变为“眼见为实”的个人学习和理解。

2)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在相关课程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例如,在《GPS原理与应用》和《GPS数据处理》课程中,为反映GNSS领域中的部分最新成果,增加了北斗卫星的在轨瞬时位置的计算、精密星历SP3-c 格式文件的认识、天线相位中心偏差ANTEX Version 1.4格式文件认识、新型GNSS接收机的认识等内容,同时将相关科研成果(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GPS/BDS组合的开采沉陷高精度快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地表移动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淮南市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3S技术支撑系统研究”等等)融入教学中。再如,将《控制测量课程设计》的内容由经典大地测量方法变更为采用GNSS技术。

3)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近5年来,本教学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教研项目2项及与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2项,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7项、省部级科研获奖1项。这些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中,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课程教学中,介绍“地表移动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利用科研项目的相关数据建立山南新校区GNSS实习基地;开发的“全球导航卫星定位控制网数据后处理软件”(GNetDPPS软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事后差分RTK软件”(DBDSRtk软件)、“GPS变形监测信息快速解算系统软件”(GQuickS软件)作为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供学生学习使用。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循环。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战性

为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战性,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的双导师制。同时,制订了较为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以提高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先后建立了安徽理工大学CORS系统基准框架(由27个D级GPS点组成,控制区域约6000km2)、淮南山南新区数字测绘实习基地(由78个E级GPS点组成,控制面积约45km2)和安徽理工大学山南新校区GNSS实习基地(由5个D级GNSS点和22个E级GNSS点构成,总控制面积约30km2),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本课程的实习、实验提供了基础,也为相关课程、相关专业的实验实习提供了场所。

5)加强规划教材的编著工作

2015年,课题负责人余学祥教授,结合教学、科研成果以及生产实践和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GNSS技术过程中对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基本应用和数据处理相关理论的掌握水平,组织7所高校11位教师编写《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习题集与实验指导书》(安徽省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与《GPS原理与应用》和我校主编的《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教材、《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专著一起构成GNSS技术的教学、实践、科研的系列参考书。

二、教研成果

1、近五年承担的主要教研项目

1)余学祥.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测绘工程特色专业,2013tszy014, 2014-2016

2)余学祥.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测绘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zy029,2015-2017

3)余学祥.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习题集与实验指导书,2013ghjc161,2014-2016

4)测绘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安徽理工大学,zy201420,2015.01-2017.12

2、近五年主要教研论文

1)吕伟才,严超.关于《GPS测量与数据处理》课程编程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78-179.

2)吕伟才,赵娜娜.从数字测绘实习基地建设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论坛,2014(37):246-247

3)吕伟才,张二钢.探讨测绘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9):30-32

4)赵兴旺,张翠英,王胜利.探讨导航型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视界,2014(3):46-47.

5)赵兴旺,张翠英.《GPS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视界,2013(2):75-76.

6)刘超,王列平.启发式教学在《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科教文汇,2015,310(4):52-54.

7)刘超,王列平.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J].全球定位系统,2014,39(1):91-94.

3、近五年编写的教材

1)余学祥,董斌,高伟,吕伟才,陶庭叶,刘辉,胡洪,柯福阳.《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习题集与实验指导书[M] (安徽省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ISBN 978-7-5646-2797-3).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5.09

2)余学祥,王坚,刘绍堂,吕伟才,柯福阳,刘辉,赵兴旺.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ISBN 978-7-5646-2000-4).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10

3)高井祥,肖本林,付培义,余学祥,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M]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ISBN 978-7-5646-2651-8).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5.09

4)张书毕,赵长胜,史经俭,吕伟才,等.测量平[M](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ISBN 978-7-5646-1379-2).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02.

5)王浩忠,吕伟才,刘辉.建筑工程测量[M](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ISBN 978-7-304-05176-1).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2.

6)王坚,吕伟才,张书毕,等.测量实训教程与习题集[M](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ISBN 978-7-5646-1043-2).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05

青年教师培养

本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清楚地认识到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成长,适应测绘高科技环境,在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机制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责”和“任”,促进测绘高科技环境下教师责任的变化

“责任”应包括责与任两个部分,即一个人因其所扮演的角色而具有的使人信任的品性与行为后果担负。在测绘高科技环境下,在进行测绘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要求课题组人员要树立我要向社会、学校、学生负责的观念。技术化教育中的教师责任应渗透于教师与技术双向建构的过程中,促使自身技术性的建构与养成。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多媒体课件、屏幕投影等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愈加广泛。现代技术在促进教育技术化发展的同时,也向当代教师从专业技能职业发展教学能力与教师责任等方面都提出了诸多挑战。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责任就应该强调教师技术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团队中,我们既注重提高课团队人员的学术水平,也重视其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例如,在《GPS原理与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中,涉及到卫星星座、卫星信号传播、测站星空图、CORS定位原理等内容,采用动态模拟FLASH技术,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讲解的内容,并会留下深刻的记忆,使得枯燥的讲解变为“眼见为实”的个人学习和理解。

3)构建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就人才培养而言,要尽可能提供给他们一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为他们从事学习、科研和教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创造一个学术气氛浓、进修机遇多,宽松和谐、互补互动的人文环境。

一方面,不断完善教师进修与培养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 共同培养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学习、攻读学位,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本团队中有1名教师到中国矿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学成回校,1名青年教师到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访学。

第二,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展视野。在教学团队中仅,近5年来,约有30人次参加了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会议,约15人进行了学术报告。例如,参加了中国卫星导航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教育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14、2015中国国际矿山测量学术论坛,第 238 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精确时空信息技术与应用、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第八届全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大会、2015矿山与地下测量学术研讨会、2016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等;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宁津生院士、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进行讲学。

第三,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近5年来,本教学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教研项目2项及与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2项,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7项、省部级科研获奖1项。这些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中,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循环。


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泰丰大街168号 管理员:余老师 电话:0554-6668897 邮政编码:2320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