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纪亚成
“我鼓励自己,虽然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一尽最大的努力”,在接受小记采访时,来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研究生毕业生王银说道。
王银2010年考入专科院校,2013年通过专升本考入本科,2015年考入了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2018年通过考博成功进入上海大学。路漫漫其修远兮,从专科生到博士,她八年从不松懈的勤奋学习,成就了自己,也在学霸的路上越走越远。研究生期间,王银获得安徽理工大学院士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等多项荣誉,先后发表了核心以上学术论文5篇。在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则是八年默默地辛勤耕耘。
学术研究孜孜不倦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王银对自己的求学经历这样描述。王银第一次开始写论文,不知如何入手。研一的她,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最为合适,吃饭想着论文,睡觉了梦里也是论文。
万事开头难,尽管每天论文进展很小,但是王银从未放弃。图书馆中她争分夺秒查资料;实验室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学术;回到家中,还不忘整理学术内容。她相信,努力终将会有收获,研一的那年冬天,她是最后一个回家的,开学也是第一个来的。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奋的努力最终会换来甜蜜的果实。是的,王银第一个完成论文。面对研究生期间的第一次挑战,王银用自己的勤奋换来的学术成果证明了自己。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王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导师要求她要写英语论文,还要发表在档次较高的期刊上。王银向小记说道,写论文会耗费大量的的时间,半年时间算是短的,有时投出的论文会遇到退稿或修改等诸多问题,所以要一次次的修改和投递。正凭着不断努力,坚持,王银才能成功的在SCI等权威期刊发表一篇篇论文。无数个日日夜夜,换来的是一篇篇真实可见的论文,让她在梦想的道路上一步又一步的迈进。
不忘初心勤奋自律
研究生期间三年王银几乎没有睡过懒觉,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达图书馆学习,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每天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在手机上学习英语,练习口语,她的成功与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勤奋自律密不可分。我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王银确立了未来的走向,她想以后当一名大学老师,因此走上了考博的道路,并一直坚持这个信念。考博需要很多的准备,压力极大。因此王银早早就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初稿,全身心投入到博士考试的准备中。
在这个来去匆匆的毕业季里,一切敏感细胞都奢侈的如同凯撒大帝的稠衣,王银明白如果不勤奋,就永远不会越过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17年,当大雪如鹅毛般飘落在淮南的大地上,淮南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这也是王银在淮南见过最大的雪,但她从来没有在学习的早上睡过懒觉。王银知道自己早上最精神,即使天气再冷,也要把最精神的时间好好用在学习上。
她考虑年后没多久就要去上海考试,过年回家的时间里,总是担心时间太久会对复习的知识生疏,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大年初五,学校食堂都没开门,吃饭都要去校外,而王银却返回学校继续巩固知识,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奋斗。不忘初心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勤奋自律是她“取经”路上的制胜法宝,一路“斩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17年年下了很大饭都
要感恩一切无怨无悔
八载的求学之路上,充满着艰难与压力,一路上老师,同学和亲人对王银的帮助十分的大。王银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最终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老师给我提供了最大的技术支持,是导师带着我一点一点认识学术,钻研学术;家人给我提供了最大的精神支持,是他们的笑容和关怀支撑着我一步一步走过艰辛历程;同学们给我提供了最大的陪伴,我们同吃同住,相互鼓励,相互安慰,携手穿行过毕业的枪林弹雨”。在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让王银在求知的路上有了助力和陪伴。而家人成为她情感的宣泄口,学习压力大时,王银会让自己放松一下。去姐姐那里,和她一起聊天做饭,打扫卫生,逛街闲玩等,让自己暂时忘记烦恼,用最快的时间调整好心情,再继续学习。姐姐给了她继续奋斗的勇气和信心,父母也不断地在背后鼓励她。亲人的关怀,让王银充满温暖与感恩,因为他们,再大的压力也不会动摇她努力奋斗的决心。
漫漫求学路,王银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当别人放松娱乐时,王银依旧坚持学习,从未松懈。王银说即使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但只要努力了,以后就不会后悔。
“春华秋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对王银最好的写照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勤奋刻苦,诠释着青春的真正内涵,也将青春演绎的淋漓尽致。也因此,她在梦想的路上愈行愈远。
因为努力,青春无悔!
因为勤奋,锐意成才!
撰稿、核稿:计算机学院 纪亚成、范涛、张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