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展现青春作为 用奋斗践行使命担当——记我校“万名学子进万村”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

核稿:丁玲玲 撰稿:朱梁、闪诚章、陈阳、汪义庆、丁成龙、张士林、李太红 审稿:董坤
资料来源:校团委 日期:2023-07-30 浏览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大学生“珍惜韶华、奋发有为”,7月5日,我校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全面启动,全校156支团队,1万多名同学以“学习思想跟党走,勇当先锋建新功”为主题,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投身红色宣讲、生态环保、爱心公益等乡村振兴实践,用实际行动奉献青春力量,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紧扣乡村振兴主旨,采用多种调查方式,并与理论分析工具数据模型相结合,注重强调新格局、强创新、深感情,探寻社会问题,深入找寻通过智慧化、数字化现代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了解乡村实情、讲好乡村故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将思考融入社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凝练专业特色,构筑立体化的宣教格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学院共组建了12支社会实践队伍,参与学生百余人,邀请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老师为指导教师,深入探究旅游消费市场、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分析地方文化产业结构和振兴成果、弘扬国家精神。凝练专业特色,制作短视频和新媒体新闻、公益性文案、形成系列活动影像资料及新闻稿,将专业化融入社区服务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发挥专业潜能,从历史和文化价值角度推陈出新。打造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将数字化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湿地生态旅游相结合,以“技术提升”带动“消费升级”进行针对性开发、整体性开发、区域协调性开发。因地制宜,引导乡村发展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追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推进文化与现代化产业联合,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助力县城的振兴与发展。

突出专业专长,深度结合“人文情怀”与“理工计算”。依托社工专业与新媒体专长,进行线上理论计算与线下访谈情感交流相结合,实现技术与实践的融合碰撞,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同步进行。在线上采用问卷调查、媒体宣传方式收集信息并搭建模型使用不同分析法,如ArcGis模型、TAM-TPB模型、SWOT分析法、K-Means聚类法,在线下进行包括实体考察、走访调查、随机采访、深度访谈、入户宣传、开展大学生讲座、进行社区实践志愿活动方式,从“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入手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人文交流。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同学正在实践调研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扎根祖国大地、投身乡村振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乡村基层中受教育、拓视野、有作为,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寻找红色印记,强化育人成效。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杨公镇汤王村王影怀烈士陵园、婺源县红色洙坑教育基地、冠县第一支部旧址,志愿者们瞻仰革命先辈们为民族与国家大义而不畏牺牲的英勇事迹。志愿者们与村民、村干部充分交流,了解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现阶段的收获与难点,为“红色+”、“党建+”模式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献言献策。

发挥专业优势,开设爱心课堂。在杨公镇中心小学,实践团开设爱心课堂,耐心解答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巩固基础。此外,队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优势,精心准备了传统文化课程、自护安全教育、卫生常识、美学教育以及团体项目等活动。无论是课堂知识的学习还是户外拓展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参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提升自我。

助力法治建设,建立“移动”课堂。结合乡镇赶集日人流量大、宣传效果更明显的实际,队员们在杨公镇农贸市场门口搭建了临时的移动展架,进行反电诈、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宣传。一部分志愿者带着国家安全知识小手册,走上街头、走进周边村镇与沿街店铺,通过“知识宣讲+有奖竞答”的方式,向居民群众普及国家安全基本知识,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法律意识,助力乡村的法治建设。

探索文化根源,非遗点亮乡村。为更好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力物学院乡村振兴团队在婺源长径村调研傩舞文化、在大畈村了解歙砚发展、在定远寨镇体验木板年画。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同学正在实践调研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电商兴农、金融助农、文旅惠农,以“金融+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以非遗传承助推文化振兴。实践活动聚焦产业发展、教育帮扶、金融科普、生态保护、文化振兴,以专业特色铸造兴农、助农、惠农金字招牌,以实际需求打造乡村振兴特色项目。学院已组建18支校级及以上重点队伍、20余支院级重点队伍近500人走进基层农村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广大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特色鲜明,实践成效取得新提升。

发挥专业特色,农村电商赋能产业发展。依托电子商务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资源,组建近10支社会实践队伍赴省内外多地开展特色产业调研活动,利用农村电商平台赋能乡村产业创新发展。“蟹托托”螃蟹品牌助力五河县沱湖螃蟹走进大市场,为岳西县包家乡开发的精品旅游线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理念,推动农副产品销售与特色农家乐旅游融合发展。

聚焦金融科普,政策普及守护乡村安全。聚焦金融知识科普,广泛连接银行和企业资源,搭建金融知识科普平台。先后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南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安理支行开展金融知识科普志愿服务共建活动。组建金融“童”行科普实践团队,创新知识宣讲+志愿服务模式,走进乡村学校开设金融知识科普小课堂,带领小朋友们学习金融知识和防范电信诈骗技能。联合农发行淮南市分行走进田间地头,宣讲夏粮收购惠农金融政策。金融知识科普助力未成年人保护,保证农民利益,守护乡村金融安全。

关注传统技艺,非遗传承推动文化振兴。关注传统非遗文化传承,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学院组建近10支礼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专项实践团开展非遗文化的探访与传承活动,先后建立了3个大学生美育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现场采风、人物采访、实物还原、VR再现、视频宣讲、文创制作等方式,引领木雕、蓝染、剪纸、寿县锣鼓、怀远花鼓、泗州戏、泾县油纸伞等众多非遗文化走进学生和大众视野,让传统技艺助推文化振兴。

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学正在实践调研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按照精心策划、突出重点、精准开展、梯队建设、层级推进的总体思路,确定与乡村振兴主题有关的团队49支,总计1600余人参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五大振兴内容,组织相对应的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

产业振兴是核心。为了解寿县板桥草席发展现状、市场凉席的需求、寿县草席发展的制约因素,实践团走进寿县板桥,实地走访12家农户、3家草席企业,通过实地调研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策略。同时,为了解养蜂产业,走进蜂农,实践团赴芜湖市蜂联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实地走访芜湖市繁昌县、湾沚区等地16户蜂农,收集调查问卷150余份。

人才振兴是驱动。学院积极鼓励同学们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学院目前有10余名学生利用暑假在基层社区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同时,为了关心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爱心起航实践团前往阜阳市临泉县庙岔镇第一小学、郎溪县飞鲤镇塘埂村开展为期10天的爱心支教活动,活动受益学生60余人。

文化振兴是灵魂。为研究阜南文化,感悟王家坝精神,助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阜阳市阜南县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参观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感受到了红色文化带来的力量。同时,学院连续多年组织实践团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活动,了解红色老区脱贫的经历。

生态振兴是底色。为了解生态旅游经济与乡村振兴的互融共生,实践团赴六安市霍山县开展大别山生态旅游建设调研。实践团先后走访了霍山县文旅局、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米斛培植基地、白马尖园区等地开展大别山生态旅游建设实地考察与调研工作。

组织振兴是纽带。为了解乡村振兴美丽示范村建设情况,实践团前往马鞍山市当涂县石桥镇开展调研。实践团在石桥镇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蔡龙的带领下,前往石桥镇黎明村、陶村和永新村三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进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调研。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同学正在实践调研

地球与环境学院

地球与环境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环保科普宣传、黑臭水体调研、水华问题治理、绿色矿产治理等方面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环保宣传代代为功,营造绿色发展生态氛围。结合地球一小时、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水周以及世界土地日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公益性活动,志愿者通过专题展板、科普宣讲等方式开展活动,树立特色品牌。

生态实践坚持不懈,解决乡村环境现实问题。学院以环保志愿服务队为主体,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前往周边农村开展土壤采样,分析土壤墒情,及时反馈数据,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智力支持。他们爱水护水,助力水体安全,实践团队坚持展开周边环境水体调研,一方面开展饮水安全调查,提升居民饮水质量,助力饮水工程建设;一方面调研大型水体污染,依靠学科特色,针对水华现象组建专业团队,创造性的利用奶茶浮珠治理水华,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助力水环境治理。他们爱乡荣乡,助力地方发展,淮南是典型的矿业城市,煤炭开采后的塌陷区已成为生态治理的重点,团队情系塌陷区,了解现状,利用专业特长进行地质测量,分析地质灾害对当地环境影响,促进塌陷区综合治理,恢复生态系统。

地球与环境学院同学正在实践调研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致力发挥学科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以精准帮扶三农发展为导向、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责任,将高校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智力优势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活动聚焦乡村环境治理、产业升级发展、乡村教育扶贫、文物保护与非遗文化传承,打造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化项目。超过50%以上人工智能学院学子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走进基层,实践育人效果显著,探索出“智能+实践+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为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依托学科优势背景,推动“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发挥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等专业学科优势,组建多支乡村振兴队伍赴全省多个农村开展产业调研,利用智能化设备助力农业发展。深入“黄山毛峰”“白云春毫”“祁门红茶”等农村产地,调研茶叶生产设备状况,以设备升级改造为切入点,为茶叶智能化生产建言献策、提质赋能,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茶农增产增收,推动科技兴农。

聚焦教育振兴乡村,科学知识普及助力乡村发展。聚焦三农问题,注重科学、科技知识普及。组建“智行”志愿科普服务团队走进毛集镇小学、高炉镇中心学校、汪满田村、丁集镇等地,将科普讲解与志愿服务相融合,走进乡村学校开设科普知识小课堂,带领小朋友们体验机器人的运行过程,点燃科技梦想。走近农民,展示水质检测仿生鱼、智能垃圾桶等大学生致力环境治理研究的新成果。走进居民社区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

关注传统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推动乡村振兴。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挖掘传统文化的新活力。学院先后组建多支美育队伍前往涡阳、寿县、庐江、歙县等地博物馆进行调研,近距离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今年首次尝试根据徽州古建筑进行软件建模,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云游徽州”软件,传统徽派建筑引入现代科技如获“新生”,探索“文物+旅游+科技”的新业态,开辟传统文物保护语传承的新途径,讲好新时代的历史文化故事。三下乡学子聚力于非遗鱼灯与乡村振兴科学发展,实地学习汪满田嬉鱼灯演绎中国人的至美与浪漫,探索集文化交流、工艺展示、研学制作为一体的鱼灯非遗文化智能化产业,为汪满田等非遗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学院同学正在实践调研

撰稿:朱梁、闪诚章、陈阳、汪义庆、丁成龙、张士林、李太红

核稿:丁玲玲

编辑: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董坤

上一条:云南省交通厅、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来校开展科研洽谈下一条:校领导带队赴无锡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