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季硕果满枝,又是一年春华秋实。在举国上下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喜庆时刻,在我校“十四五”开局起步、开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安徽理工大学建校76周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望过往的奋斗路,76年宛如一首荡气回肠的进行曲。我们的老校长毕仲翰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江淮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党的领导下,安理的先辈怀揣着“能源报国”“科教兴国”的理想,创办了安徽第一所工科高校,并用10年的时间将学校从专科升本科;新中国成立后,又用10年的时间将学校打造成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全国32所重点工科高等院校之一,在党领导高等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留下了鲜亮印记。76年如同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始终与祖国同频、与时代共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30余万优秀人才,5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为能源工业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76年好似一部接续奋斗的前进组歌。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安理儿女不懈奋斗,学校面貌发生深刻改变,不断展现出新的气象。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创建“双一流”目标任务,引领安徽理工大学踏上新时代蝶变之路,进入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办学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学校全面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牵头能源研究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中心、大健康研究院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与能源研究院共建高等研究院(合肥),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Ⅰ类高峰学科,大项目、大成果不断涌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安徽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接连获批,成为安徽和行业创新体系重要“方面军”。学校大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组建中哲上海健康研究院、南京智慧物联研究院、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高位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大院大所大学及政府企业的战略合作,争当开放合作、一体化发展“排头兵”。学校深度融入行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特色学科方向和比较优势,成立晋城能源革命研究院,前瞻布局“碳达峰”“碳中和”“职业安全健康”“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战略领域,服务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多链协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供给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持续增强,单个工程应用项目金额突破5600万元,为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做出积极贡献。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施“服务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实施方案”,与淮南市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勇当畅通经济循环的链接节点。
特别是过去一年,我们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做好巡视整改,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双一流”创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可以载入安徽理工大学发展史册的优异答卷。这一年,最倍感振奋的是,学校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连续第6年获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建制划转学校获省委省政府批准,与上海大学的合作事项被列入《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工作备忘录》;最备受鼓舞的是,高等研究院(合肥)落地基本完成,取得合肥市庐阳区大数据产业园8000平方米的2栋建筑,整合省内教育资源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承担能源研究院项目总数达到6个、总经费8300万元;最倍增信心的是,工程学学科跻身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在软科、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均创历史最好成绩;1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居省属高校工科专业第1位;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奖数和一等奖数均创历史新高。最倍感兴奋的是,为安徽高端人才培养做贡献,2018年以来毎年增加招生人数千余名,可喜的是高考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学校年度招生总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本科生招生规模连续4年位居省属高校第一,首次实现所有29个招生省市一本批次录取,省内最低投档线创历史新高,省外有9个省市超出相应批次省控线100分以上,15个省市超出50分以上;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增长,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获评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优势学科升学率达30%~49%,创历史新高。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前300》《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前100》《2016-2020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前100》3个榜单中,我校分别排名全国第74名、第70名、第29名,均位列安徽省属高校第一。学校连续两届问鼎“挑战杯”省赛最高奖“挑战杯”,实现“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省内高校第一个大满贯;14件作品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中折桂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居全省高校第一。最倍感欣慰的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安理家园”一期工程“交钥匙”,老校区家属区腾退房办证445户,最后一批36户正在办理,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智慧校园”首个系统上线运行,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铜墙铁壁,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汇聚成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磅礴动力。安徽理工大学蓄势崛起、加速跨越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安徽理工大学,置身于伟大时代,正处在“双一流”创建全面起势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热情帮助,全校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自信、更有能力去实现更高质量更快发展。
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强劲发展态势,倍加珍惜76年来的历史积淀,倍加珍惜新时代办学治校的宝贵经验,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老师、心中有学校,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增强“双一流”创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深化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乘势聚力再出发,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中,谱写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篇章,奋力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贡献!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祝愿学校事业蒸蒸日上!祝愿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幸福安康!
(撰稿、核稿:周文辉 田中良)